当宝宝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父母的心情不仅仅是开心和激动的,也有一些焦灼与不安。看着这么小的宝宝不知道从何下手,很迷茫不知道要怎么去喂养和照顾宝宝才能让他健健康康的成长。
喂养宝宝大多数产妇是采用母乳去喂养的。母乳中有很多丰富的天然免疫因子,其中包括:核苷酸、乳清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各种免疫球蛋白(如:Ig A、Ig G Ig E等)、低聚糖、各类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如果妈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宝宝时,可以用婴儿奶粉作为母乳替代品,这一行为可以称为人工喂养。人工喂养方式主要有配方奶粉喂养、牛奶喂养、混合喂养等。所选产品应接近母乳本身的营养构成,配方合理,能满足宝宝成长的营养需要,使其生长发育良好。
喂养的方法:
一:根据宝宝不同成长阶段来判断喂食量。
刚刚出生的婴儿喂奶量可以按照婴儿每公斤体重去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 比如婴儿的体重为4公斤,那么他需要饮用的毫升量为:4×100(120)毫升=400(480)毫升奶,加水后配出的总量再以顿数去除,就可以得出每一顿的用奶量了。
出生15天左右的宝宝,如果宝宝消化正常,可以只喝纯奶,每公斤体重约100~150毫升,每顿约吃60~100毫升。
满月到两个月的宝宝吃奶量应该按他的体重去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吃150毫升。
两个月到三个月的婴儿应该根据母乳量来决定喂养情况。正常情况下每天应该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二:根据宝宝不同成长阶段来决定喂食种类。
刚刚出生的婴儿肾脏的发育和功能尚不成熟,对营养物质代谢的调节能力有限。所以如果食物的渗透压和肾脏溶质负荷太高,则会引起宝宝产生呕吐、腹泻、脱水等现象。所以在前期如果是以母乳喂养,可以适量在母乳中加水去喂养婴儿。如果使用人工喂养,那么在奶粉的冲泡上应该注意严格按照说明来兑奶粉,严禁冲泡的过于浓稠。
从3个月开始到四个月,宝宝唾液腺的分泌逐渐增加,这时可以适量的给宝宝增加一些辅食,比如菜泥、胡萝卜泥、果酱等,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D及无机盐为主,并且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开始用匙喂食。
宝宝到了4个月后,消化器官及消化机能在逐渐完善,而且宝宝的活动量开始增加,消耗的热量也开始增多,。而在这时食用的奶品中所含的成分已经难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再加上宝宝体内来自母体的铁也基本消耗尽了,母乳或牛奶中的铁又远远赶不上宝宝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因此,在这个月里应及时给宝宝添加蛋黄。蛋黄的主要作用是补充铁质和蛋白质。开始先加1/4个,以后逐渐增加,到6个月就可以喂整个蛋黄了。而且4个月的婴儿唾液腺已经逐渐发育,淀粉酶已具备,可以适量喂一些乳儿糕、土豆泥用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宝宝长到五个月以后已进入离乳的初期,可以每天可给宝宝吃一些鱼泥、全蛋、肉泥、猪肝泥等食物,补充铁和动物蛋白,也可以给宝宝吃一些烂粥、烂面条等来补充热量。
宝宝6个月后,可以给他增加半固体的食物,如米粥或面条,不过一天只加一次。同时还可以吃一些水果了。可以将香蕉、水密桃、草莓等类的水果压给宝宝吃,苹果和梨用匙刮碎吃,也可给宝宝吃葡萄、橘子等水果,但要洗净去皮后再吃。
宝宝长到7个月时,已经开始萌出乳牙,有了咀嚼能力,同时舌头也有了搅拌食物的功能。所以摄取的奶量每天只需保留5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然后去增加半固体性的代乳食品,用谷类中的米或面来代替两次乳类品。在每日奶量不低于500毫升的前提下,减少两次奶量,用两次代乳食品来代替。代乳食品应选择馒头、饼干、肝末、动物血、豆腐等。
宝宝长到8个月时,生长发育的需求更加迫切。这时应该继续增加辅食,可食用碎菜、鸡蛋、粥、面条、鱼、肉末等。辅食的性质以柔嫩、半固体为好,少数宝宝此时不喜欢吃粥,而对成人吃的米饭感兴趣,也可以让宝宝尝试吃一些,如未发生消化不良等现象,以后也可以喂一些软烂的米饭。在给宝宝做的蔬菜品种应多样,如:胡萝卜、西红柿、洋葱等,对经常便秘的宝宝可选菠菜、卷心菜、萝卜、葱头等含纤维多的食物。在宝宝满8个月后,还可以把苹果、梨、水蜜桃等水果切成薄片,让宝宝拿着吃。香蕉、葡萄、橘子可整个让宝宝拿着吃。
宝宝长到9个月以后,乳牙已经萌出四颗,消化能力也比以前增强,这时应适当增加辅食,可以是软饭、肉类(以瘦肉为主),也可在稀饭或面条中加肉末、鱼、蛋、碎菜、土豆、胡萝卜等,量应比上个月增加。其次再增加一些点心,比如在早午饭中间增加饼干、烤馒头片等固体食物。在这个时间段内应该多给宝宝补充水果。
宝宝长到10个月以后,乳牙已经萌出4-6颗,有一定的咀嚼能力,消化机能也有所增强,此时可以断掉母乳,用代乳食品和牛奶喂养,增加宝宝的辅食。
11个月后开始,宝宝不再以母乳、牛乳为主要的日常饮食,结束断乳期,开始吃离乳后的饮食。同时随着宝宝消化功能的逐渐完善,在食物的搭配制作上也可以多样化以提高宝宝进食的兴趣。
同时也要注意新生儿护理的技巧:
1、每天清洁小肚脐
刚出生的小宝宝,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脓液。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妈妈每天要给宝宝的肚脐做1~2次的消毒,用棉签和碘伏绕着脐带根部轻轻擦拭,不要用力过度,以免脐带感染。
2、保持肚脐干爽
除了每天要坚持消毒肚脐外,在脐带脱落前后,都要保证脐带位置的干燥,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或者用肚脐贴封住,如果不慎被水弄湿,要立即用干棉签或者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碘伏消毒,在给宝宝消毒时,要轻轻的转圈擦拭,不要来回使劲涂抹。
3、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
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将纸尿裤前面向下折到肚脐以下,避免摩擦脐部,以免引起脐带被动脱落,出现渗液或者感染。同时还要注意给宝宝穿上柔软的纯棉衣服,避免衣服的摩擦。
4、注意宝宝周围环境的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会有所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都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
5、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理用品
除了使用消毒肚脐的护理用品以外,在月子里还是不宜使用爽身粉之类的用品,这样会不利于脐部的干燥,还会刺激到脐部引起感染。
6、新生儿的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
7、新生儿的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刚当上父母的男性女性自然是非常开心的,这段时期里最好让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母亲的乳汁里面含有非常多的抗体,可以更好地帮助宝宝来抵御这个世界里病毒细菌的侵害。同时也要注意护理宝宝的方法,不可过于紧张也不可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