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前以奶为主,辅食就可添加随意?
1岁以后,奶和辅食要怎样分配?
宝宝只吃奶,不爱吃辅食怎么办?
宝宝渐渐长大后,光喝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啦。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纯母乳喂养满6个月的宝宝,特别是继续母乳喂养的,其所需的75%的锌必须从添加的辅食中获取。
几乎相同的摄入量的基础上,食物中的营养素也比奶中高多了:
○每100g猪肝中含铁量为22.6毫克,而100ml奶中含铁量仅含1毫克。
○每100g三文鱼中含DHA为1000-2000毫克,而每100ml奶中DHA含量仅为21毫克。
○每100g生蚝中含锌为71.2毫克,而每100ml奶中锌含量仅为0.5毫克。
○每100g冬枣含维C为243毫克,而每100ml奶中含维C仅13毫克。
也就是说2两冬枣就能补充的维C含量,娃得喝接近1800mL的奶粉才能补充!
啧啧啧,你买得起奶粉,宝宝的胃也装不下呀!
这时有麻麻就会纳闷了,奶里面的营养素种类多啊,娃得吃多少种天然食材才补的到啊?
虽然种类多,但它量不够啊!尤其是一岁后,光喝奶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求,其他营养需要从均衡的辅食中获得。
其实吃的对不对,直接关系到宝宝的成长发育。和成人一样,婴幼儿其实也有自己的“膳食宝塔”。
从这份膳食指南中,我们不难看出:1岁前以奶为主,但不代表不添加任何辅食。
辅食方面,妈妈要换着花样给宝宝做吃的,做的软一些,不能太硬了,硬了宝宝不好消化。
总之,奶除了钙含量外,其他的营养素根本就不是食物的对手。一岁后,一定要给宝宝吃到营养全面的辅食哦。
宝宝通过吃辅食学会的技能,那可是喝奶学不了的哦。譬如拒绝吞咽能力以及抓握能力:
●让宝宝学会用勺,养成吃一口咽一口的好习惯,既可以训练婴儿的口腔协调动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
所以啊,妈妈们别再一味给宝宝喝奶啦,让宝宝吃辅食真的真的很重要。
刚才我们也说了,一岁前应该以喝奶为主但并不代表只喝奶不需要添加辅食。
从添加辅食之初到1岁之间,如果不及时给宝宝锻炼,有一顿没一顿地吃,难道1岁时就能一步到位和大人一起吃了?
所以,应该怎样一步步添加辅食,才能让宝宝从只喝奶完美过渡到一日三餐?
我给麻麻们特地准备了一份喂养指南:
7~9月龄的婴儿:
每天保持500~700ml奶量,逐步达到蛋黄15~50g,肉禽鱼25~75g。
适量的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厚粥、烂面等谷物类20~75g,蔬菜和水果以尝试为主,逐步增加,各为25~100g。
应逐步停止夜间喂食。白天的进餐时间逐渐与家人一致。可逐步添加碎末状食物帮助婴儿学习咀嚼,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主要增加动物性食物的食量和品种,如鱼、肉、家禽等。
家长要用小勺喂食,并让婴儿习惯用勺。让婴儿学习用手捧杯,成人拿着杯,慢慢地喂婴儿喝水,学习喝水吞咽。
10~12月龄的婴儿:
每天保持500~700ml的奶量,至少一个蛋黄,肉禽鱼25~75g;
稠厚的粥、烂面、软饭、馒头等谷物类20~75g,继续尝试各种蔬菜和水果,并根据婴儿需要增加进食量,各为25~100g。
食物品种选择多样,增加婴儿对不同食物口味和质地的体会,减少将来挑食、偏食的风险。
食物以碎、烂、软为主,但食物要有一定的质地、适当的硬度,训练婴儿咀嚼、搅拌、吞咽等口腔运动能力。
看到了不,一岁前以奶为主≠除了奶啥都不吃。
有妈妈和我说,宝宝已经一岁多了,仍然只爱喝奶,不爱吃辅食怎么办?
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宝宝饿了,先给辅食,然后再给奶。辅食变着花样做,食材颜色丰富一些。
让宝宝习惯用杯子喝奶,把奶倒入杯子能减少孩子的喝奶量,有助于戒掉奶瓶。
1岁前以奶为主的同时,要合理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娃的营养才能更均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