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鸡蛋全身皮肤就长满小疹子;没有感冒却出现鼻塞、咳嗽、眼泪鼻涕一起流的症状;突然持续好几天的便秘或腹泻……有时候宝宝身上会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状况让妈妈不知所措,但这些很可能是过敏的症状。
宝宝过敏是常见的状况,大部分的原因来自于食物中的过敏原,还有一些则来自环境中的尘螨、宠物毛屑等等。虽然常见,并且大部分症状在远离过敏原后很快就会消失,但如果不注意还是可能会诱发荨麻疹,或者更严重的状况。假如发现宝宝出现上述这些过敏症状,妈妈不用惊慌,但也千万不要大意,可以根据不同月龄宝宝摄入食物的特点,仔细地排查过敏源,并且避免宝宝再次接触。
纯母乳喂养也有可能导致宝宝过敏
通过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6个月及以上更佳),可以有效地减少宝宝出现过敏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是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就不会过敏,除了环境因素导致的过敏症状之外,哺乳期的妈妈如果吃了一些可能诱使宝宝过敏的食物,也会让宝宝出现过敏症状。
如果宝宝突然出现无故的哭闹、肠痉挛、腹胀、持续腹泻或便秘等状况,在排除了环境影响之外,哺乳期的妈妈就要赶紧检查一下这个“可疑食物清单”:
• 牛奶(乳制品):乳制品中潜在的过敏蛋白会进入母乳。
• 咖啡因:软饮料、巧克力、咖啡、茶等里面都含有咖啡因。
• 谷类和坚果:这两种食物里最容易引起过敏的是小麦、玉米和花生。
• 辛辣的食物:味道较重的食物会让乳汁的味道怪怪的。
• 部分生的蔬菜:西蓝花、甘蓝、青椒、卷心菜、洋葱等生吃容易导致宝宝胀气感到不舒服。
妈妈吃下去的食物成分大约两小时左右就能进入母乳,让敏感的宝宝开始产生过敏反应,此时可以用“排除法”找出让宝宝不舒服的食物。还有些时候,妈妈一下子吃了太多同一种食物也会造成宝宝短暂的不舒服。不过,“吃货”妈妈们可不要因为暂时的“禁食”而放弃纯母乳喂养宝宝哦,这些容易对食物敏感的宝宝通常会对配方奶粉里面的成分更加敏感,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更何况,母乳中最珍贵的成分乳铁蛋白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宝宝过敏的可能性自然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