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子宫随着胎儿的生长,也在不断成长,而且也会随着胎儿的出生,逐渐返回到原来的大小,那么产后子宫恢复大小,产妇们都清楚吗?下面就跟着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产后子宫恢复大小
产后子宫恢复一般发生在7-10天后,子宫颈内口就会出现关闭,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残余的恶露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等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而剖腹产的妈妈产后子宫恢复需要的时间就要长一些,总体来说,产后子宫恢复需要42天的时间。
产后子宫恢复大小,正常为:长5.0-8.0com,宽4.0-5.0cm,厚约2.0-3.0cm。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产后子宫恢复时间
1、产后42天:恶露干净为产后子宫恢复正常。
胎儿出生后,胎盘也随之娩出。之后,阴道会排出一些棕红色的液体,其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细菌及黏液等,医学上称为恶露。恶露持续时间的长短也是子宫恢复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反映。
一般情况下,恶露在产后4周即28天就会干净了。有的产妇拖的时间长一点,但正常情况下最长也不会超过42天。因为从分娩后2小时到产后6周内为产褥期,在这段时间内,产妇身体的各个机能都会逐渐恢复,包括子宫在内,也会恢复到正常、健康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产后6周即42天是子宫恢复正常的一个期限。无论顺产、钳产、剖宫产、臀位助产,恶露都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内干净。一旦超过42天还有恶露,即视为异常。
2、42天之后:恶露不干净,提示子宫恢复不良。
过了42天恶露还不干净,则提示子宫恢复不良。如果同时伴有上述质与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应首先警惕子宫疾病的存在,譬如胎盘残留引起子宫收缩无力,又如细菌从阴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时存在隐性感染而分娩后没有消除,还有子宫剖宫产伤口恢复不好等,都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对症治疗。
如何判断产后子宫恢复
1、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患有子宫肌瘤。
2、恶露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
其实多数妈妈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但如果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了。不过还要看看恶露减少的情况,有时候子宫体积没有缩小是因为有长子宫肌瘤。这些都需要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真的子宫收缩不良,最主要的危险就是会造成产后大出血,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结语:上文是关于产后子宫恢复大小的相关介绍,其实子宫是孕育婴儿的重要场所,女性生产后,在月子期间注意身体调养,有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