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女性障碍性疾病研究表明,第一次妊娠的妈妈器官脱垂发生率是12%,二次妊娠发生率是18.4%,三次妊娠发生率是24.6%。分娩次数越多,女性盆腔器官发病率就会越高。
生完宝宝大多数产后妈妈的盆底肌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不进行专业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盆底肌力就会受影响。
那么产后妈妈该如何解决产后盆底肌的问题,如何做才能正确修复“盆底肌”呢?
(一)盆底肌损伤可以自愈吗?
盆底肌损伤是有过程的,不是一开始的损伤就会出现器官脱垂、漏尿等现象。越早发现及时干预,对后续的影响就越小。产后部分肌肉的损伤是可逆的,但大部分的肌肉、神经、筋膜的损伤是不能自愈的,是需要通过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才能得到修复的。
产后应及时去产后康复科进行盆底肌压力筛查、电生理的诊断,及时的修复对产后女性的疾病预防和今后性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产后盆底肌损伤怎么修复?
电刺激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
训练盆底肌前需要唤醒本体感受,产后大部分盆底肌肉处于未激活状态,不能进行自主收缩,需要通过手法和电刺激让其参与收缩。
电刺激的优点是方便、简洁、安全,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频率和脉宽来刺激盆底肌不同类型的感受器,一般来说电刺激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有些电刺激能帮助脑部内啡肽的释放,让电刺激过程比较舒适。
电刺激的禁忌:
①妊娠妇女禁止
②阴道活动性出血、恶性肿瘤患者禁止
③盆底肌肉完全失神经化患者禁止
④佩戴心脏起搏器患者或心律失常的患者禁止
阴道哑铃恢复盆底肌
阴道哑铃是提升盆底肌肌力的康复训练手段,分别有1-5号重量从小到大的哑铃。
训练方法:
①取出1号哑铃,洗净双手和阴道哑铃,前端湿润,防止疼痛;
②采用下蹲姿势,轻轻塞入阴道,哑铃的末端距阴道口保留一个食指指节的长度;
③站立,双腿分开,收缩盆底肌,保持五秒放松五秒,或快速收缩快速放松。使阴道哑铃不掉落。如果可以加强,则可增加走、跳、下蹲等有难度的动作。
阴道哑铃的锻炼是逐渐提升盆底肌力的过程,循序渐进。建议每天15-20分钟的有效训练时间。一种型号哑铃的练习周期为2~3周。
以上就是关于产后盆底肌康复的训练方法,宝妈们学到了吗?